一、项目规划完成情况
1. 队伍建设:本学科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稳定高层次人才。进一步改善人才工作和发展环境;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加强学科青年后备力量的培养,推进学术团队建设;积极改善队伍的学历、学缘结构,形成了齐头并进、优势互补的攻关合力。经过“十一五”强化建设,学科已建立起由34人组成的外国语言学理论及其应用、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认知语言学4个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富有创新活力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为学科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2. 科学研究:本学科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致力于通过科技服务推广科研成果并多渠道筹措科研经费,5年来共投入学科建设经费达325万元,取得了一批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标志性科研成果,形成了外国语言学理论及其应用、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认知语言学4个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十一五”期间学科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20项,目前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3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数十项成果获得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3. 人才培养:本学科注重搞好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学科各专业本科生培养的规律,提高外语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能力;突出研究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研究生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其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素质。“十一五”期间学科教学成果显著:本科生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2项,现已拥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特色专业,1门省级精品课程,主持完成省级教改项目6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奖6项,省级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2项,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4项,省研究生科技创新奖3项,人才培养实现了质的飞跃。
4. 条件建设:本学科不仅及时增加了硬件建设方面的各项资金投入,为学院的科研及整体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而且注重软环境建设,注重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大力发展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进一步培养师生的学术信息素养和能力。“十一五”建成省级数字化外语教学实验中心1个(含语音实验室、同传实验室、语料库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达到1030 M2 ,资料室面积达180 M2 ,仪器设备值344万元,图书资料4,4万册,大型图书资料26套,硬件建设成效显著。
5. 学术交流:学科长期注重加强对外交流,汲取国内外同行教学科研的宝贵经验,以促进学科更好的发展,提升整体水平。坚持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我院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以学术报告、座谈会等形式指导我院的科学研究工作,活跃科研氛围。“十一五”期间共举办全国或地区性性学术会议5次,邀请学科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每年达15人次,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60多人次,学术交流层次和频次都有很大的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并支持了学科教学、科研的进步。
6. 管理制度:“十一五”以来学科逐步完善学科负责人负责制度,明确了学科负责人的权利和义务;实行了岗位聘任制度,合理安排人员,使教研人员各尽其能;建立岗位津贴制度,改革了教研成果奖励制度,调动学科成员的积极性;实施了研究课题负责人负责制度,保障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完成;建立了访问学者制度,积极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学术交流。
二、项目建设专项经费投入与使用情况
除了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下拨的强化建设重点学科每年35万元的政府经费以外,按照学校的有关扶植政策和经费预算,学校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进行了按照省强化建设经费1:1的匹配经费支持,每年承诺平均向学科投入不少于23万元的实验仪器设备经费和12万元的建设经费,专门用于强化建设;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学科骨干及其他成员通过积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纵向科研课题,争取了一定的研究经费,平均每年筹集到的经费在10万元左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了建设经费不足的局面;与此同时学科积极加强与地方各单位及兄弟高校的联系,联合社会力量合作建设研究基地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信息交流、环境保护、相关企业公司等部门的横向联合,进行教育技术服务、翻译服务等科技服务,推广应用技术成果等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筹措横向建设经费每年一般为3万元左右。另外,自“十一五”强化建设以来,本学科所在单位bt.bt365还积极设法自己筹措学科发展资金,根据学科建设需要,专门从外语培训创收、历届校友资助的行政经费中拨出了54万元用于重点学科建设。
通过以上方式,自“十一五“强化建设以来,学科通过省政府投入、单位自行匹配、自筹、联合办学及社会共建等各种渠道先后筹集并投入建设经费总计325多万元,其中用于仪器设备的130万元,用于图书资料的65万元,用于队伍建设的39万元,用于科学研究的32.5万元,用于学术交流的32.5万元,用于对外开放的8万元。
相对充足的教学与科研经费为外语学科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研究生培养经费专款专用,各项经费持续增长。这些经费一方面用于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建设语音实验室、语料库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另一方面用于购置最新的图书资料和国内外电子期刊,充分满足研究生的学习与科研需要。研究生有专用多媒体教室和网络自主学习室。这都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另外,针对翻译专业硕士(MTI)的培养需求,本学科在山东省孔子研究院、曲阜市文物旅游局、日照招商局、济宁市和日照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等地建立了实习基地,为研究生提供各种锻炼专业技能实践的机会。
三、项目建设成效、发展水平及潜力
“十一五”期间,学科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以专业建设为龙头,进一步深化外语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本科及研究生教学质量,学科强化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
1. 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学科始终致力于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加强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研究。五年来,共出版自编专业教材10余种,组建省级教学团队(英语语言学课程)1个,建设校级精品课程3门(高年级综合英语、英语词汇学、实用英语交际语音),省级精品课程1门(英语语言学概论),省级特色专业(英语)1个。评出6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项。我院毕业生的考研率5年来一直保持在40%左右,教育部英、俄、法四、八级专业测试通过率一直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0多个百分点,超出全国同类师范院校近40个百分点,成绩均名列全国同类师范院校前列。近5年来学院还通过省级数字化外语教学实验中心和网络课程等建设,实现了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化转变。另外学科严格按照“精语言、强师范、通人文”的办学理念,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通识教育,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学科毕业生以其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好评。2006年至今,学科研究生就业率每年均达到100%,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给予很高评价。
2. 重视科研工作,科研水平显著提高
“十一五”以来学科依托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山东省中西语言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形成了外语教师教育研究、国外语言学研究、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国别文学文化研究等5个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和相应研究团队,学科建设经费近5年来达325万元。学院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8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3项,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3项,省部级教改项目6项,省教育厅项目1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1项,厅级奖励13项,发表论文460余篇,举办国内、国际学术会议6次,邀请国内外知名外语学科专家、学者来院作学术报告和讲座近百人次。出版专著19部,译著5部,教材13部,科研成果丰富,研究优势明显,科研整体实力已在山东省省属高校中居前列,在国内也有一定的影响。
3. 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近五年来本学科共计有13项科研成果获得转让或采用,从而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如:康淑敏的“Factors to Consider: Developing Adult EFL Students’ Speaking Abilities”项目成果被全文收录于剑桥大学出版社Method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一书, 并被美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ESL师资培训机构列为必读书;卢卫中等人开发的“SDL TRADOS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多语语料库”项目被广泛应用于翻译实务,极大地提高了大规模实用英汉双语材料的互译效率;秦洪武依托教育部外语教育中心实施的“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成果在山东大学等数所高校获得推广,还协助台湾辅仁大学进行了多语财经范本语料库的创建工作;朱玉富作为主编之一编纂的《英俄汉通用大辞典》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一部英俄汉通用详解大词典,对指导我国俄语教学与学习具有重大应用价值。本学科科研成果还被广泛用于外语师资培养,每年举办中学骨干教师培训, 为我省基础外语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学科相关研究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中小学英语教师教育研究”通过教育部及山东省组织的基础教育英语教师培训得以验证与推广;出版了《论语》(Analects)和《东方圣人》(Confucius—The Oriental Sage and Philosopher)等多部儒学书籍译本,承担了大量与我省“孔子文化节”、“祭孔大典”等相关文化交流外宣文本的翻译工作和同声传译工作;“IT商务日语中心”为省内外公司提供商务日语翻译外包服务及商务日语资质培训业务;积极参与“中国俄语年”及“俄罗斯汉语年”活动;主办“法兰西文化节”,“斯拉夫文化日”等活动。学科研究生、本科生多次参加了“山东省文化产业博览会”、“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节”等外事活动。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科成员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学科坚决贯彻“以人为本,人才强院”的方针,逐年加大了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的建设力度,努力为教师和研究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努力培养并引进高层次人才,使教师和科研人员队伍在质量和数量上得到稳步发展。学科现有梯队成员3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1人,讲师3人,博士18人,100%专任教师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学缘和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已经形成了一支由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及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实力过硬的学术梯队。
5. 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学科继续与国内外20多所大学外语院系保持密切的校际交流。五年来,学科共聘请兄弟院校客座教授、特聘教授20余人;来学院访问、讲学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近百人次;学院有50余人次的专家、教师应邀出席有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学习、考察、讲学。学科还充分发挥各教学、科研单位与国外大学进行交流的积极性,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建立了院际合作办学项目和互派留学生项目。
6. 加大了环境及硬件力度,优化了育人环境
学院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基础教学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改善。硬件建设方面,学院教学楼使用面积达6325㎡,所有教室均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拥有省级数字化外语教学实验中心(含数字化可视语言教学实验室、微格教学实验室、语料库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网络自主学习实验室、数字化演播实验室、外语调频广播电台、境外卫星电视频道等实验室);学院资料室及重点学科资料室现有工具书1155册,中外文图书资料4.4万册,大型图书资料26套,音像资料千余套,可基本满足学科现代化外语教育教学与研究的需要。
7.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①学科结构不尽合理,语言学研究与应用研究存在失衡现象,学科布局有待调整,面向社会服务于山东经济文化建设的学科实力有待加强;②机构布局不尽合理,现有外语教育资源和各方面力量还不能很好地形成整合优势;③筹措学科经费的渠道相对单一,经费缺口较大。
四、项目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创新
1. “十一五”以来,本学科在人才队伍稳定及引进方面,切实落实学校“161”人才梯队工程,依托学校紧缺人才引进政策,从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完善人才自由流动机制,实现了人才引进和调出互为补充,达到动态平衡。此外,学科还充分发挥教研人员在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上的主体作用,实现事业留人;增强学科领导班子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尊重、支持教研人员的辛勤劳动,实现感情留人;制定各项规范化措施,加大教学和科研奖成果奖励的力度,改革酬金分配方式,切实做到向教学和科研第一线骨干们倾斜,实现待遇留人。另外根据学科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的特点,考虑到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本学科点进一步提高了引进博士、教授的补贴和各项待遇,以增强学科吸引力,壮大了学科队伍。
2. 本学科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工作氛围,进一步规范科研管理体制,使学科方向成员间形成了优势互补、具有发展潜力的团队。在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同时,强化科研意识,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研究空间,承担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层次;采取调入和聘请并举、长期工作和短期合作相结合等措施,全方位、多渠道引进高学历人才。通过竞争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工作设施的改善,激发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本着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原则,对于在教学、科研上做出优异成绩的教师在奖金分配、科研资助和科研条件的改善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真正发扬了全体教科人员团结进取的精神,发挥了他们在各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3. 学科本着“德才兼备、充分信任”的原则,设置单位关键学术岗位1名,并在外国语言学理论及其应用、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认知语言学4个梯队研究方向上分别设置了学术带头人岗位1名,各学科方向骨干岗位3-4名,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科研团队建设。学科注重各方向成员专业素养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通过不同渠道的专业研修以及学科内、学科间、校内外的学术交流与研讨,及时了解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紧跟学术前沿,不断充实更新了专业知识、开阔了学科成员的学术视野与研究思路。
4. 本学科十分注重年轻教研人员及学科后背力量的培养,通过支持他们考博、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形式提升其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学术梯队中博士已达到18人(2人“十一五”期间调离我校)。另外,已先后派出近10名骨干科研人员到国外进修学习或访学;派出15余人到国内重点高校相关专业深造。
5.“十一五”期间本学科制定了符合现代外语教育特点的更为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注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努力使研究生教育与重点学科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学科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年度招生规模由2005年的41人扩大到2010年的96人。目前学科已形成以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学位点和以课程与教学论(英语)、学科教学(英语)、高校教师在职申请学位、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等应用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点的多样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
五、项目建设工作主要经验、采取的措施
1. 学科管理要实现科学化与人性化的统一
自“十一五”强化建设以来,学科专门设立了重点学科建设办公室,建立、健全了重点学科建设管理机构---重点学科委员会,并根据重点学科运行机制特点,选配了专职人员负责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组织与协调工作,实施学科各方向分类指导、分层管理;学科专门设立了开放式研究课题基金,建立了客座研究制,实行了第一学科带头人负责制,第一学科带头人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享有人员聘用和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学术带头人及学科成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通过权责划分,促进了学科负责人有效地实施科学管理;实行了岗位聘任制度,合理安排学科人员岗位,使得学科成员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得到了优化配置;建立健全了学科岗位津贴制度和智力、知识、技术、科技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奖励分配制度,调动广大教工的科研和教学的积极性;实施科学研究课题负责人负责制度,从而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完成;建立了访问学者制度,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外出进修和参加学术交流。
在科学化管理方面,本学科点根据重点学科建设有关规定,先后制定了《重点学科工作量计算办法及津贴分配方案》、《重点学科科研成果奖励条例》、《重点学科经费使用管理办法》、《重点学科资料室建设条例》、《重点学科研究生教学管理条例》和《重点研究生导师岗位职责》等条例规章制度,做到了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加大了学科强化建设的推进力度,基本上形成了机构开放、人员自由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自我协调发展和大力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产学研”一体化有效运行机制。
在人性化管理方面本学科点长期以来注重营造团结和谐的人文氛围,创建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提高教师待遇,健全教学和科研奖励制度,加大对教师科研项目的经费资助,进一步改善学科人才队伍的知识、学缘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的软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学院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另外,本学科点还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已有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使其成长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考博、外出进修,选派优秀学科后备力量到国内外相应学科最先进的高校,师从名家,提高水平;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科队伍成员参加国际会议、讲学、合作研究,督促各方向学术骨干尽快走上国内外学术舞台,及时追踪和把握学术前沿;提高学历学位层次;加强对年轻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的指导,使其能够迅速找到发展的路子,尽快成为教学科研骨干。
通过多项具体措施,本学科逐步形成了尊重人才、聚揽人才、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建设了一支造诣深厚、结构优化、富有活力、潜力巨大的人才队伍,并且不断增加硬件建设方面(如图书音像资料和数字化实验室建设)的资金经费投入,为圆满完成“十一五”强化建设目标和任务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
2. 要构建流畅的信息交流机制,实现学科资源的共享
学科“十一五”强化建设期间高度重视信息交流工作,建立起了一套切实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以实现学科建设信息、学科前沿动态及学科学术资源的传递与共享;利用学院新组建的省级数字化外语教学实验中心及互联网、电子媒体、电子通信、地面卫星接收等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和手段,搭建起了有效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平台并将其成功运用于研究生教学实践;通过函授、人机对话、视频互动交流等方式实现了对学科函授生、在职教育硕士的远程外语教学;在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技术方面学科设计完成了可用于翻译教学和翻译实物的翻译语料库检索平台,在翻译记忆库的创建方面开发出了库容达2000万字/词的,以Trados为平台的翻译记忆库,可广泛应用于翻译信息语料库的双语转换;在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方面学科注重数字化环境下外语教学策略研究,重点解决如何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和辅助手段融入教学过程,相关成果代表了国内信息技术支持下外语教育实践的先进水平;学科还依托bt.bt365门户网站建立了外国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重点学科网页、电子板、信息发布专区、栏目介绍等。
六、项目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作为省“十一五”外语类唯一强化建设重点学科,5年来始终坚持突出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中心地位,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采取有力措施建设学术队伍,固定并凝练了若干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学科加强了制度建设,多方筹措并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促成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学科建设经验,具体项目建设措施和建议如下:
1. 确立学科建设是学院各项建设事业发展“龙头”的思想,提高对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科建设的组织建设和管理工作。学院成立学科建设领导规划小组,下设学科建设规划办公室,组长由学院院长担任,副组长由主管教学和学科建设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各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组成。加强学科建设管理工作,定期对管理干部进行培训,不断激发学科建设工作者的活力。每学期定期召开1-2次学科建设工作会议。
2. 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学科建设经费专款专用。加大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提高现有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此外学科在人才引进、进修培训、国内外学术交流、科研立项、研究生培养、图书设备购置、职称评审、特岗设置等方面对学科建设给予倾斜和优惠政策,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科给予奖励。
3.组织学科骨干积极参与人文社会科学重要课题和急需课题的研究,积极争取国家点社科项目,产出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同时,在争取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和学术品牌。